改革开放以来,保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、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。2009年,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37.6亿元,增长11%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.88亿元,增长41.3%。全部财政收入166.6亿元,可比增长21.6%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4.2元,增长10.1%;农民人均纯收入4682元,增长8.1%。
保定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,建国初期在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,有8个建在保定,为八大厂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5家,上市公司10家,主要产业有汽车、新能源、纺织服装、食品、化工、建材等。特别是近年来,保定市委、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调整产业结构,转变发展方式,以低碳高效型产业结构、技术先导型产品结构、龙头带动型企业组织结构为标志的产业体系雏形基本形成。
大力发展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,全力打造“中国电谷”。相继与中国兵装集团、国电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,一批重大新能源产业项目顺利实施,形成了光电、风电、节电、储电、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。2009年,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8.2亿元;与2005年相比,企业销售收入由57.5亿元增长到314亿元,翻了两番多;销售收入连续五年保持年均50%以上的发展速度。拥有英利、中航惠腾、国电联合动力、天威等一批龙头企业。我市先后被国家发改委、科技部命名为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、新能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、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,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为“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”。
坚持走差别竞争、错位发展之路,打造“华北轻型汽车城”。实施了长城三期、市汽车零部件基地、河北长安扩区等战略支撑项目,实现了产业规模的提升和产业链条的延伸。现拥有整车生产企业8家,零部件生产企业300余家,形成了南北长160公里的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长廊”,被命名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。2009年全市汽车整车生产54.4万辆,增长54.7%;出口55240辆,连续第6年全国出口第一。
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整合升级,引入中纺、北京铜牛等一批战略合作伙伴,重点建设“一带四城十园”,构建东部“百公里纺织服装产业带”,打造“京南纺织服装加工基地”。2009年,全市纺织服装企业1.2万多家,从业人员30万人,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业实现销售收入216.6亿元。
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,瞄准京津两大市场,打造环京津、保南、保西三个食品加工产业带,打造“京津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”。目前,规模以上企业91家,伊利、汇源、蒙牛、康师傅、娃哈哈、喜之郎、新希望等食品工业巨头纷纷落户我市。2009年,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30.2亿元。
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,加快发展西部山区水泥石材生产和环京津新型建材生产,打造“西部绿色建材产业带”和“环京津新型建材产业带”。目前冀东、金隅等大型建材企业落户我市,2009年规模以上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28.8亿元,同比增长13.4%。
同时,坚持以市场化、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,重点发展现代物流、金融服务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。2009年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23.7亿元,从业人员达到149万人。
目前,保定已形成以汽车制造、新能源、纺织、食品、建筑建材和信息产品制造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。